如何知道狗狗有狂犬病的症状?
狂犬病(Rabies),俗称“疯狗病”、“狼犬病”、“狂犬病”等,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;通常通过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而感染(比如猫、狗、蝙蝠等)或接触其唾液及血液引起发病。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100%致死的疾病,一旦发作,病死率几乎为100%!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,所以也被称为“死亡圣手”。 狂犬病毒在自然状态下,主要通过啮齿类动物和食肉目动物传播。
20世纪80年代以前,我国报告的狂犬病病例95%以上来自犬。随着养犬数量的增加和流行疫区宠物狗管理不规范,犬以外的动物,如鼠、猫、猪、牛、羊、兔子等也可成为传染源。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,是嗜神经性病毒,仅在哺乳类和鸟类细胞中能够生长繁殖。根据病原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,目前世界上已发现40余种狂犬病毒基因型,主要分布于亚洲、非洲等地区一些国家[1]。
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的毒株存在差异,但以亚洲地区的毒株最为普遍。 根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可将其分为3种亚型: ①“狂病毒株”(Rav); ②“地鼠病毒株”(GIV); ③“兔病毒株”(LV)。还有少量的其他毒型和基因变异体,比如猪病毒株 (PV)。其中,人狂犬病毒(Human Rabies Viroi,HRV)[2]主要为“狂病毒”变异株(Rav1),偶尔有“地鼠病毒”变异株(GIV-1),以及“兔病毒”变异株(Lv-1);另外,在犬中分离到的绝大多数为人狂犬病毒变异株,而在猪中发现的则多为“猪病毒”变异株(PV-1)。这些病毒之间的抗原性差异很小,仅有1%~6%核苷酸的差异[3],且都能引起相似的疾病过程和临床症状。因此,对于全球各地发现的狂犬病病例,只要血清学检验呈阳性反应,都可认为感染了人狂犬病毒并具有免疫原性。但由于各国分离获得的毒株在地理上存在差异,因此在应用抗血清进行预防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别。
一、传染源 本病的自然疫源地广泛,能传播本病的动物也较多,但主要的传染源仍为病犬[4]和其他犬科、猫科动物。 野生动物,包括家养的禽类也可能参与传播本病。近年来,由于被携带病毒的犬咬伤而患病的案例明显增多。因此,除犬外,猫、猪、牛、马、绵羊、野兔、老鼠、狐狸等多种动物都可能作为传染源。
二、传播途径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:
1.直接接触传播:即带毒动物直接咬伤人体,或通过舔伤口、抓伤、舔破损的皮肤而感染[5]; 2.间接接触传播:被狂犬动物咬伤的动物,再咬人时可经该动物的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;被染毒的血液以及组织液污染的器具、器械均可传播狂犬病;被污染的衣服可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体而引起感染等等,被沾污的脚、鞋或其它衣物也能成为传播的媒介物。
三、易感人群 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,目前尚未发现抗体持续一年以上的人,也就是说,注射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时间很短,一般不超过半年,超过半年的需要再次接种。儿童、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低下,发病率高于成年人。 在世界范围内,大多数国家的暴露人群都接受了疫苗的接种,但是仍约有1/4的病例发生在接种疫苗后,可见疫苗的有效性难以达到100%。
四、潜伏期的定义 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发病时间,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,最短只有一周,最长可达数十年之久,一般在1年内发病者约占70%~80%,病程多在3~6个月内,超过一年的少见,超过两年的几乎未见。个别病例潜伏期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发病,被称为“慢发型”狂犬病病人。 那么是否过了潜伏期就不会发病了呢?其实,当潜伏期一过,病毒会在人体内迅速复制,并且沿着神经轴索下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,随后引发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,导致病人出现恐水、兴奋等“发病期临床特征”。
五、临床表现 从临床上来说,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:
1. 前驱期或潜伏期:多数病人无明显的躯体不适和神志改变,可有低热、头痛、全身发懒、乏力、倦怠等症状。此时血清中和试验多呈阴性结果,患者进入此阶段后的3~5天内,即开始发病。
2. 兴奋期:患者出现恐水、怕风、烦躁不安、咽肌痉挛、进行性瘫痪等表现。此时血清中的病毒抗体水平升高,阳性率亦随之上升,但血清中和试验仍为阴性;
3. 麻痹期:此期为疾病的终末阶段,病人陷入深度昏迷,瞳孔散大或缩小,呼吸不规则,肌肉僵直,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;
4. 后遗症时期:少数患者在感染病毒一段时间后并未出现症状,而是突然发病。这种特殊类型的狂犬病往往发生在老年体弱多病者和儿童身上,临床特点表现为起病急骤、发热、头痛、全身不适,继而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,病情进展快,常于数小时内死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,称为“速发型”狂犬病[6]。
六、诊断 如果发生了疑似病症,就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与确诊。
1. 实验室检查 可采取患者的脑脊液、脑组织、脊髓、尿液等进行病毒分离培养,还可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,以判断体内是否存在狂犬病毒。可采用间接